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常培琪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新政分别投入1893.5亿元、1001.11亿元,覆盖规模近3000亿元;预计带动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8万亿元和1.26万亿元。国家发改委9月29日明确,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总计5000亿元,全部用于增加项目资本金。受访专家认为,金融政策新工具作为“准财政”工具,杠杆效应明显,将对扩大总需求、稳定信贷发挥积极作用第四季度的增长。预计他们还将确保明年经济的“良好开局”。新工具正在加速实施。新的金融工具正在加速实施。从投放节奏来看,呈现出“执行快、推广好”的特点。记者获悉,经监管部门批准,9月29日,国家开发银行全额出资设立国开新政策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实现首批投资271.1亿元;当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完成了公司基金注册、营业执照办理、主账户开立、注册资本到位等相关活动,实现第一批基金投资104.83亿元。从投资结构来看,为了更好发挥发挥“龙头带头”作用,大省得到主要支持。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已对12个经济重点省份投资1465.8亿元,占比77.4%;农发行已在12个经济重点省份投资项目407个,投资金额671.36亿元。同时,政策新金融工具得到民间投资的大力支持。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545.2亿元,占比28.8%;农发银行主动对接、发掘优质民间投资项目,依法依规加大对合格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民间投资项目23个,金额93.59亿元。在项目范围上,除了考虑传统基础设施外,还重点关注现代技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体现了扩大投资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目的。据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组统计,从样本项目的投资方向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应用于能源项目,占总投资额的54%;新增生产力、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总投资分别占比24%和14%;市政公园、农林水利等领域投资总额分别占4%和3%。国家开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的项目投资710.5亿元,占比37.5%。记者发现,5000亿元额度中的20%(即1000亿元)要定向支持私营企业。天风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杰认为,此次调控可能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明确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聚焦新生产力,民营企业在此类创新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动力,投资热情相对较强;另一方面,近年来民间投资活力不足,民间投资信心有待尽快恢复。已经有私营企业“准备尝试”。例如,新联集成10月16日晚间公告称,拟向国开新政策金融工具有限公司申请不超过18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期限5年。新金融工具将释放的万亿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明显,将发挥扣押信贷和其他社会资金的作用。市场普遍关注这一投资工具能起到多大提振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管理的通知》,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等方式筹集的资金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50%。中金公司研究部主任、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预计:假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占项目资本金比例为50%,预计将使用贷款约4万亿元,拉动债务余额增长1.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融资增长1.0个百分点;这一工具预计撬动固定资产投资5万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6个百分点。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则较为乐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本轮5000亿元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使用总投资约6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24.4%。王庆预计,该工具实施后,三年内可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年内将加快1至1.5个百分点,这将带动四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但在实践中,杠杆的效果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王庆表示,未来能运用多少新的投资工具、能否及时发挥稳增长作用,还取决于当地财力、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企业规模等因素。nk支持贷款。 “如果年内新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彻底消除周期并落实预期作用效果,有望确保四季度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为明年‘开门红’奠定良好基础。”中国金融四十研究所评论道。
(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