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继续优化可持续披露制度,不再一味追求披露公司数量,综合考虑范围扩张速度。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证监会上市部一级巡视员毕晓英在10月16日举行的2025可持续发展全球领袖大会上表示,证监会无法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按照新“国九条”的要求进行高质量的维护披露。毕晓英宣布,证监会将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根据披露规则和业务需求及时推动规则制定,并在明年强制披露后进行政策审查,继续优化信息披露制度。 “我们不会一味追求企业数量的披露,而是会充分考虑扩张的速度扩大范围,提高质量 毕小英表示,在规则的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不断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提高质量,体现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具体来说,信息披露率将持续提高。今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总体披露率达到34.7%,较前两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披露企业市值占整个市场近70%,有612家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说,市场上几乎一半的公司都系统地披露了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更加详细和客观。从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来看,99.3%的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过80%的公司披露了25项以上的量化指标。对于各方广泛关注的气候信息,62.1%的企业披露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大幅上升。可持续管理进一步融合。业务逐渐从后端披露拓展到前端管理和治理。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67.3%已建立管理架构; 63.9%的企业披露战略信息,44.0%的企业制定并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目标。本公开涵盖的主题更加集中、稳健。多家上市公司反映《指引》出台让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披露更有针对性。企业从最初的迷茫中逐渐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也降低了学习其他国内外标准的成本。规则出台后,应对气候变化、打击不正当竞争、中小企业平等待遇等问题被搁置,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关注。保留率有所提高。截至去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已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提高了MSCI ESG评级,拥有全球领先评级(AAA、AA)的上市公司比例从五年前的0上升至7.2%。 ESG评级提升已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持续规范 毕晓英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主动学习、借鉴经验”的原则。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沪深交易所根据披露规则和业务需求及时提供信息,制定指引,明年强制披露后进行政策梳理,持续优化披露制度。毕晓英表示,目前,交易所的信息披露 规则要求部分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和境内外上市公司同时强制披露,涉及近400家公司。虽然强制披露的公司数量不多,但其市值却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 2026年首次要求企业进行强制披露,其中95%的企业已披露报告、保留或社会责任提前报告,为指导方针的实施有良好的基础。对于强制披露范围内尚未披露的公司,证监会将鼓励交易所加强目标引导,帮助企业进行初步披露。与此同时,数千家企业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说,目前的披露范围总体上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对于未强制披露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 “我们并不是一味追求披露企业数量,而是完全考虑到——基于政策评估和企业实际能力评估来考虑范围扩张的速度。”毕小英说道。毕晓英表示,中国证监会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实践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碳和碳中和达峰,在高质量进展的基础上写出可持续进展报告。一方面,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提供大量案例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关键风险和机遇。另一方面,继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引导监督,鼓励如实披露,做到内容更加平衡、焦点更加集中。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公司rs 自行承担相应操作的风险。
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黑料正能量网-黑料爆料不打烊入口-黑料独家爆料网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