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闻1+1|行政法实施混乱,“药来了”如何“治”病?
2025年11月5日 07:15 来源:央视网
总台央视新闻记者:11月3日,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针对当前企业和公众审慎反映的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为执法人员的行为划定了清晰的红线。您如何看待此类代码的发布?剩下的问题如何解决?行政执法如何才能有力、火热?您如何看待《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刘波 商务部行政执法协调监察局局长司法:今年3月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了规范企业行政违法专项行动,旨在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四类突出执法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共查处案件5万余起。同时,全国行政执法人员超过320万人次,每年执法作业次数达到20亿次以上。正是因为一大批行政执法人员忠实履行职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了良好的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也发现执法人员素质、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o 目前我们专门针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制定了指引。目的是希望通过贯彻落实《指引》,执法人员能够真正在内心深处树立信仰,从而使执法更加规范。三个系统如何形成闭环?刘波:三种行政执法制度是我国从执法源头到执法过程再到执法结果的方法的规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指对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主体、行政客体的公示。这样社会、企业和公众就知道谁有资格执法,谁可以做哪些事情。整个执法过程记录系统,真正做到了执法过程可监控。重大执法法律审查制度执法决定的目的是保证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适当性。三大行政执法体系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通过推动三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确保行政法实施防不胜防,形成全过程闭环。执法混乱的根源是什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熙珍:乱象的根源实际上是“执法求法”。因为如果是任意罚款或者任意下达罚款和没收指标,最终可能会涉及到罚款和财产的截留和私分。有些地区还把罚款、没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这里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把公众的执法利益变成了营利活动。扰动的源头一定就在这里。如何实现行政法实施的力度和热度如何?王熙珍:“温度”这个概念其实过去也有表达,主要是指“文明执法”。由此可见,“文明执法”其实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程序中,是有一些基本要求的。比如,在执法程序上,执法的目的必须以对利益损害最小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执法程序首先必须是和平、温和、理性的。此外,在执法行为模式上,部分执法人员居高临下,甚至暴力。这时候对于行为模式、语言模式、程序开发都有一些严格的规定。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