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用新的伟大斗争创造新的历史成就——从“十四五”视角看中国力量
2025年10月22日 07: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标题:用新的伟大斗争创造新的历史成就——“十四五”视角下的中国力量 “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全国,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发展作为发展的动力 国家和民族依靠自己的力量,用新的伟大斗争创造新的历史成就,推动国家稳定长期发展se 现代化风格。保持战略定力:在应对变化、整合发展基础的复杂形势下,稳定的上升线体现了核心国家保持定力、强势前行的发展路径。 “十四五”期间,我国GDP先后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主要水平,前四年平均增速5.5%。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可以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发展靠走自己的路,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面对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变革”确立了在大局中的关键地位“和“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坚定不移地主张改革、不竭开放”;突发风险因素“坚持发展与安全挂钩”“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和安全高水平良性互动”;2024年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加740亿斤;“十三五”……今年9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听从党的全面领导”、 “紧随全面深化改革,拓展高水平 开放”、“遵循有效市场与政府承诺相结合”、“遵循发展与安全总体规划”。它是对现有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和指引,为我国“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要指引。这背后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逻辑: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空气问题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办,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中国管好自己的事,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追求自立自强:通过诚信和创新创造竞争优势。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下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并开工,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全面竣工并开工。首次按照C919这样一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打造的国产大型飞机升空,实现商业飞行……“十四五”期间出现了诸多“国产产品”和“第一”。这些辉煌成就成为东方大国守信自我、严领发展理念的鲜明注脚。近年来,新一轮科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交织。保持时间和势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确立创新在我国总体驱动格局中的关键地位,把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核电、高铁、造船和海洋工程等装备将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载人航天等领域将创造多项全球“第一”和“第一”。第一”;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将占GDP的10%左右2024年……“十四五”期间,新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第一动力”更加强大。生物技术等将成为我国发展新动力 《内需(2022-2035年)》发布,着力促进消费、稳定投资……五年来,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加快,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超大市场潜力得到大力挖掘,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接近60%。 统一市场监管和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深入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内需……中国加大力度打造新优势,把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深化改革开放:在持续应对挑战的同时增强内生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步,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步。我们要用这个重要法宝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列为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将“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需要动力和突破,攻克改革要点——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落实“两个不变”,深化改革国有及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式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落实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时期。五年来,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围绕核心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逐步落地。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更加全面地深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迈进。h. 2025年4月,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次“缩减”; 5月,经济促进私法正式实施; 9月,部署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免费学前教育将从秋季学期起逐步实施……针对症结难点,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改革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十四五”期间,海南自由贸易港初具规模,全岛海关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闭关运营。将成为引领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从2021年到202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8.1%,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贸易伙伴种类更加丰富;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深化外贸、外资和外资管理体制改革。服贸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经贸活动继续举办;以陆海一体、内外东西部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开放协同格局……“十四五”以来,中国持续推进以商品和要素流动为基础的开放,更加注重制度性开放。中国从开放合作中汲取新动力,重塑新优势、开辟新视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确定性。现在的博回顾过去,孕育光明未来。 “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自力更生的中国,一个依靠自力更生的中国,必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主动发展的中国将为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