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艺术家的行程是“白菜价”!谁出售艺术家信息?
2025年11月13日08:25 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机场、火车站成为不少粉丝的“追星地”。大批粉丝涌出,占领公共通道,甚至与其他乘客发生冲突拍照特写,扰乱公共秩序。粉丝如何获取艺人历程的信息?谁出售艺术家信息?花几十块钱购买艺人信息,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张原本是一位艺人的粉丝。喜欢去机场追星拍照的人。他拍了很多照片。他发现每次离开前都会有人问他是否可以帮忙拍张照片。经过多次代拍经历,越来越多的粉丝来找张进行拍摄,有些人愿意付钱让他为他们拍摄。就这样,张某成了一名全职“拍摄经纪人”。为了接到更多的代拍业务,张某加入了很多代拍团体。一个喊着“张平”的人找到了他。张平自称在航空公司工作,可以查到艺人的航班号。张一开始并不完全信任“张平”。他先是从“张平”那里购买了艺人的个人信息,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艺人的航班和出行信息。张赶到机场,实际拍摄了这位艺术家。此后,两人开始频繁交易。在此过程中,一位经常委托张某拍照的粉丝主动联系他,希望定期向张某购买他需要的艺人档期信息。张觉得这样可以分担追星的成本,就答应了。之后,张开始复制这个模式,购买CE他从前雇主“张平”那里以每条50-80元的价格出售名人信息,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他人。张平说,一开始,一条信息的售价在100元左右,后来,随着明星的知名度,每条信息的价格可以提高到近1000元。 2024年4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张某交换了数百条公民个人信息,累计获利2万余元。航空公司外包客户用笔和纸偷偷记录艺术家的行程以供出售。舒是与张进行交易的人。他用假名“张平”与张某沟通。他之所以得到艺人的信息,是因为他在航空公司的客服公司工作。据舒某供述,他的办公室电脑里有航空公司的内部客户服务系统。只要输入旅客姓名后,即可显示对方预订的航班信息和旅客ID。当舒和张交易时,他将张推荐的艺术家名字输入系统进行查询。据舒介绍,外包航空公司人员也有相关保密制度,包括不能携带手机进行录音、录像等。但他却利用职务之便,登录了机票购买系统,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纸上,然后趁上司还没准备好时拿了过来,然后将相关信息发送了出去。送给他隔壁家,赚钱。法院查明,舒某非法获取艺人飞行信息、身份信息和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并将其出售给张某,共获利1.31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张某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七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检察机关认为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对其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令张某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金2.3万元,并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在省级以上媒体向公众公开赔礼道歉。舒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责令其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金13100元。他就省级以上媒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向社会公开致歉。被告人舒某在试用期内也不得从事代表航空服务工作。海量艺术家心路历程信息随着社交平台的泛滥。记者调查发现,在出售艺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中,除了信息泄露源头和出售信息的中介机构外,网络平台还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记者使用“飞机”动画符号和航班缩写“HB”搜索社交平台,立即出现数十条相关内容。有的说“白菜价自查信息”,有的说“用国内一万名娱乐明星的身份证号自查”等。记者向一个账号发私信,对方要求先转1元钱,然后才能进入名人飞行资讯群。转接后,记者很快被拉进了另一个聊天群。该团体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更新一批艺术家的行程,甚至还有30多位计划在拉斯维加斯旅行的艺术家的信息。两天。只要你支付3元,艺术家的最新信息,包括详细的航班号、出发和到达时间,就会通过私信“秒秒”发送给你。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管理,并下发《开展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网络平台要在优质内容传播、合法活动识别识别检测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应用。同时专家指出,平台企业还应加强人工分析,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有关部门和平台企业也应共同努力,继续加大对发布违法不良信息账号的处罚力度。专家表示,管理人员违法信息的处理需要从“治标”转向“治本”,而不仅仅是针对违法帖子。违规发帖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账号持有者的违法行为。您需要注意账户背后经过实名验证的个人和机构联系。 (“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