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为加快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应用推广,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安排参照第二批网络安全保障服务试点的通知》(此处为网络安全保障服务试点工作)。 据悉,2024年我国第一批网络安全保障服务试点将启动并顺利完成。累计为企业实施的保单数量超过1500份,总保费规模超过1.5亿元,总保额近115亿元。前景广阔;居民方面,累计落实反诈骗保险保单数量超过200万元,保费总额超过2400万元,保额超过1000亿元。 《通知》明确,第二批试点工作的主要行业领域以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等相关行业的保险类业务为主。主要主体主要包括针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等主体的商业型保险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的产品和服务保险。其中,重点保障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金融机构等的网络和数据安全。对于体量大、范围广的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普惠网提升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防范水平。工作安全保障。通过“园区防护”安全网络,提高园区企业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园区网络安全整体服务水平。此外,《通知》还提出,根据网络安全产品的应用情况,针对防DDOS攻击、防勒索攻击、终端防护或云托管服务等主要网络安全产品。根据《通知》,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网络安全公司、各大电信运营商、保险科技公司、专业评估机构、司法评估机构可以在申请网络安全安全服务常见案件的相关单位中单独或者联合。主申请人应向当地行业提交《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典型案例申请表》2025年11月28日前,经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地方”)初审建议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审核,形成《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典型解决方案目录(2025年)》(以下简称“目录”)。随后,各地主管部门根据目录和本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了本地区网络安全安全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鼓励地方政府综合运用首台(套)基础技术装备、首台(二)版高端软件、产业园区、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现有政策支持措施。为中小企业安全服务试点提供政策、资金、资源配套等方面的支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网络安全保险作为安全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是有效防范网络风险、实现风险转移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网络安全的稳定性,对于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护航新型工业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业要以试点为契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利用保险功能助力国家安全网络建设。”陈辉认为,一方面要丰富提供商品和服务,制定涵盖风险识别、预警、应对和恢复的全链条综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凝聚多方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跨行业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圈。 (记者朱艳霞)
(编辑:马鑫)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