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梁乐 朱童 近日,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传来好消息:10月29日,示范区今年累计产量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发展进入从技术勘探到规模稳定产出的新阶段。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中石油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留下了鲜明的注脚。 70年来,新疆油田先后建成卡拉马雷、彩南、石西、吕梁、克拉美丽等37个油气田。勘探开发范围覆盖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总面积1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新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7亿吨,天然气1121亿立方米。它们建成了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支柱。构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释放出工业油流,宣告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的前身)的诞生。 90岁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第38女子钻井队原指导员吴树华告诉记者,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初期,不仅自然条件艰苦,技术条件也有限。勘探主要依靠地质露头分析和简单的地球物理方法。传统钻井采用传统钻机和旋挖钻机,采油效率很低。面对困难,新疆石油人发扬“定居、扎根、不产油、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在戈壁滩上建设爱心新城,开创了油田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典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给新疆油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疆油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勘探开发力度,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勘探技术的突破是这个时代最重大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二维地震技术和数字测井技术的广泛应用,油田勘探精度大大提高。改善了。 20世纪90年代,三维地震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油气注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石油开发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20世纪末,新疆油田建成了包括地质勘探、油气开发、作业与科学设计、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完整石油工业体系的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疆油田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代。准噶尔盆地南缘KA-6井捕获高产流量;吕梁油田实现了这是我国第一个千亿吨沙漠;马埃气田成为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米大型气田准噶尔盆地; 2017年发现的全球最大油田——玛湖油田,探明储量超过10亿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玛湖油田的主要发现,得益于勘探理论和技术开发的创新理念。”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专家阿布限制提一鸣表示。新疆油田大力发展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成像测井技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体积压裂技术,勘探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特别是玛湖砾岩油藏开发“扇控成藏”理论及配套技术系列突破了传统石油勘探理念,为指导勘探提供了新思路。盆地的。 2020年以来,新疆油田油气勘探持续向纵深拓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其中,现代技术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疆油田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在地球深部勘探、智能钻井、提高采收率、新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特别是MAHU油田开发技术、SAGD石油超采技术、页岩油压裂技术等均达到国际水平,为我国意想不到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范例。”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开采工程高级专家徐江文表示。数字化转型方面,新疆油田建设我国首个示范项目风城油田,实现数字化转型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管理。与此同时,新疆油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制定碳节约和碳中和计划,实施节能减排、CCU(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新能源替代等多项措施。新疆油田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国内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呼图壁储气库群,工作气量45亿立方米,保障了西气东输管道稳定运行和北疆冬季供气安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油田将继续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神圣使命,不断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