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报道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的记者们通过多项实验活动,度过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和工作强度的“进博会”记者日。图为新闻中心餐厅准备的节日蛋糕。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记者在进博会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图为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举办的中国记者节爵士文化融合沙龙。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图为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体验巴吉制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图为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非遗体验中医理疗。时间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织。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图为进博会新闻中心记者工作概况。中国经济网 魏金金/图为进博会新闻中心记者工作概况。中国经济网 魏金金/图为上海艺援公益促进中心的技术人员在新闻中心教记者如何制作自信的胸花。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摄
(编辑:李东阳)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工作者日(图)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报道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的记者们通过多项实验活动,度过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和工作强度的“进博会”记者日。图为新闻中心餐厅准备的节日蛋糕。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记者在进博会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图为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举办的中国记者节爵士文化融合沙龙。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图为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体验巴吉制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图为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非遗体验中医理疗。时间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记者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织。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图为进博会新闻中心记者工作概况。中国经济网 魏金金/图为进博会新闻中心记者工作概况。中国经济网 魏金金/图为上海艺援公益促进中心的技术人员在新闻中心教记者如何制作自信的胸花。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摄
(编辑:李东阳)
